近年来,博山区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充分挖掘人才智力资源,借力“博山情结”,盘活用好博山籍在外优秀人才,实施“智力回归”工程,鼓励引导博山籍和有博山情结的在外各类优秀人才以智力服务、创新合作、介绍引荐、回乡创业等形式回馈家乡建设。收集、整理博山籍在外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优秀高校学子以及外出务工高技能人才等信息,截至目前已收集500余名在外人才信息。“智力回归”计划并不是短期项目,而是要持之以恒,进一步畅通博山籍人才联络渠道,实现常态化建设,积极搭建人才和智力回归的平台,真正实现在外人才“感情回归、智力回归、人才回归、经济回归”... 查看详情
从2015年到2020年,以全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为依托,面向海内外遴选支持500名高层次创新人才,带动建设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打造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优势学科,取得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更好地发挥泰山学者工程对山东创新能力提升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
从2015年到2020年,以各类企业、园区、产业基地等为依托,面向海内外引进培养1000名左右“高精尖缺”产业领军人才,集聚形成1000个左右产业人才团队,使山东产业人才规模显著扩大,产业人才结构显著优化,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制约产业发展等重大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形成一批高质量、高效益的新的增长极,努力在人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到全国前列。
加快人才发展环境建设,从服务功能、产业载体、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入手,吸引优秀人才干事创业,同时留住现有人才为地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强化党建基础建设保障,建设基层党建人才工作示范点3个,着力挖掘培育60名乡村旅游实用人才,100名扶贫开发、生态农业、创意创业人才,开展10场乡村旅游实用技能专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创意创业专业培训,举办6...
建成猕猴桃研发中心,建立院校专家猕猴桃工作站,建立猕猴桃电商创业中心。
实施农业人才培训计划,重点培育储备猕猴桃管理技术等方面人才。